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班级动态>大班>大1班>详细内容

大1班

2022.9观察记录(高露露)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30 17:25:03 浏览次数: 【字体:


                       游戏观察记录表1

日期

2022.9.21

时间

起始时间

3:05

观察者

高露露

结束时间

3:10

观察对象

孙卓睿

幼儿年龄

58个月

1

区域名称

运动区

主题名称

自信的中国人

观察目标

幼儿能否平稳地站在滚筒上并能够迈小步向前滚动滚筒

区域环境

滚筒等运动器械

观察

记录

游戏开始了,孙卓睿拿了一个滚筒在跑道上滚来滚去,尽情地和滚筒一起来来回回的“跑”。董斐然看到后加入了孙卓睿,两人一起玩,两个人你滚给我,我滚给你,突然孙卓睿对董斐然说:“我来试试看能不能站上去,我看到有人站上去的。”只见孙卓睿两只手撑在滚筒上,试图上去,可是滚筒因为推力开始轻微往前滚动。孙卓睿直接一只脚踩在滚筒上,用力尝试把另一只脚也踩上去,但是滚筒不停的在往前动孙卓睿尝试着使劲上去,却总是不成功。“哎呀,我又掉下来了”尝试了几次之后孙卓睿坐下来休息了一会,这时候热心的董斐然说:“孙卓睿,我来扶着滚筒,你站上去。”董斐然走到滚筒旁边单手拉住孙卓睿的手,然后孙卓睿把另一只脚也站上去试试。孙卓睿慢慢的颤颤巍巍的在董斐然的帮助下站上了滚筒。慢慢的抬头看我,和我比了一个“耶”跳下以后说:“我成功了,老师”。董斐然在旁边说道道:“你太厉害了。”

经历了这样的尝试,孙卓睿又尝试了一下,这次站上去抖两下又下来了,人就顺着桶的滚动从滚筒前侧滑了下来,接着又进行尝试,一只脚踩在滚筒上,慢悠悠地站起来,将身体站直之后,双脚慢慢往前走动,走了两步后还是从滚筒上下来了。

 

分析

评价

1.该小朋友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且动作协调灵敏

根据《指南》的健康领域的目标:具有一定的身体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该幼儿能够基本达到此要求。运动对大班幼儿来说,不是很困难的事但是站在滚筒上再向前踩动铁桶还是需要足够的平衡能力的,孙卓睿小朋友在平衡能力方面还是比较好的,能够在别人的帮助和自我练习后达到能够踩上滚筒并向前滚动半米。

2.该小朋友敢于尝试一定难度的活动并与其他人分享喜悦

孙卓睿小朋友从站不上滚筒到在别的小朋友的帮助下站上铁桶从双脚站在滚筒上摇摇晃晃、踉踉跄跄到能够慢慢站在滚筒上前进在整个游戏中可以发现孙卓睿小朋友在经历挑战、冒险直至成功的瞬间是无比兴奋和喜悦的,体现了他勇于尝试有难度的活动并勇敢克服困难难的精神品质。

支持

策略

1.在活动中多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带给幼儿成就感。在游戏中,教师可以作为支持者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成长,调整心态,发展动作技能。《指南》中要求教师要创造条件和机会,利用多种活动发展幼儿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在以后的晨间活动中,或者户外活动时间,可以让幼儿一起试一试“走滚筒”的游戏,在幼儿能够熟练掌握“走滚筒”的技巧后,还可以进行一场“走滚筒”比赛,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2.丰富富有挑战的材料,推进幼儿能力发展

滚筒游戏充分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促进幼儿身体、心理、情感、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师还可以提供其他材料以供幼儿选择,比如轮胎、石头等,让幼儿发挥聪明才智:怎样才能固定住滚筒再上去进行走滚筒游戏。


                             游戏观察记录表2

日期

2022.9.23

时间

起始时间

10:24

观察者

高露露

结束时间

10:29

观察对象

史家旭

幼儿年龄

59个月

1

区域名称

海岛小医院

主题名称

自信的中国人

观察目标

幼儿是否能扮演好医院里的角色,如医生等

区域环境

小医院相关材料(医生服、护士服、听诊器等)

观察

记录


陈瑾禾小朋友来到了海岛小医院,史家旭问:“你哪里不舒服啊?”陈瑾禾站在史家旭小医生面前,说:“医生,你帮我看看,我有点难受。”史家旭戴上了听诊器,将听诊器摁在了陈瑾禾小朋友的胸前,左边听听右边听听,上下听听说:“我听着你的心脏跳得有点慢。”

史家旭继续说:“你等一下,我再来看看。”说着自己打开药箱在里面找了找,史家旭拿了一个小勺,对陈瑾禾说:“张开嘴巴我看一看”。陈瑾禾张大了嘴巴,史家旭将勺子塞进陈瑾禾嘴巴里面左看看右看看。看完后又伸出小手在陈瑾禾小朋友的额头上摸了摸说:“有点烫。”史家旭又带起听诊器在陈瑾禾的胸前左右听听,然后伸出双手,在陈瑾禾的手臂上按摩,说:“我帮你按摩按摩,可以好一点。”过了大约2分钟,史家旭小医生开始给陈瑾禾写就诊单,上面配了3粒药丸,他把就诊单交给陈瑾禾小朋友说:“去交钱,交好钱再去拿药。”

交好钱拿好药后,陈瑾禾又去了医生那里,史家旭小医生说:记得吃过饭后吃哦”。陈瑾禾说:“好的,我记住了。”然后准备走,史家旭说:“再见”。并伸出手和陈瑾禾再见。


分析

评价

1.幼儿角色意识明确,能够做到医生基本的职责

该幼儿符合《指南》中在社会领域方面指出的5-6岁幼儿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收的任务。史家旭和陈瑾禾两人分别扮演了医生和病人,并且整个游戏过程配合的非常有默契,例如:史家旭陈瑾禾听心脏跳动,按摩、张开嘴检查等等,没有任何的争议矛盾,说明俩人能明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互相配合。

2.游戏内容比较丰满,能够有几个游戏情境的展现。

游戏来源生活。史家旭的医生角色扮演比较丰满,有点出乎我的意外,因为医院的区域刚刚创设不久,而扮医生的史家旭还是能准确的扮演医生这一角色:你的心脏跳得有点慢,叮嘱吃多少的药,帮小朋友按摩等等,都很符合医生的身份,说明诗蕊已经将看病的经历运用到游戏中,是经验的积累,而这些都是难以用语言来教会的。

支持

策略

1.细致观察,尊重幼儿的主体力量。

既然幼儿有了新的游戏情节的发生,教师就应该趁热打铁,抓住小小的细节在分享交流的时候将其放大,与幼儿共同情境再现,帮助其他能力较弱的幼儿增加他们的游戏经验和行为。

2.利用一日生活中的时间和家园联系来提升幼儿经验,丰富游戏情节。

《指南》中的对于幼儿社会方面发展给出的教育建议是: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由以上游戏现象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小医院这一区域比较感兴趣,对材料也很有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还在不断地发现新工具、新的玩法,孩子们的游戏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教师还可以利用晨间谈话以及家园配合等途径来丰富提升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不仅是会玩游戏,而是会自主成为游戏的主人。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