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观察记录(金晓燕)
观察记录表1
日期 | 2021.3.10 | 时间 | 起始时间 | 10:32 | 观察者 | 金晓燕 |
结束时间 | 10:37 | |||||
观察对象 | 沙沙 | 幼儿年龄 | 6岁5个月 | 班 级 | 大(3)班 | |
区域名称 | 自主性游戏 | 主题名称 | 《小问号》 | |||
观察目标 | 幼儿是否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展游戏情节。 | |||||
区域环境 | 全体幼儿根据自己的选择到相应的区域游戏。 | |||||
观察 记录 | 今天沙沙扮演小客人,但是他拿着存折走来走去,不知道要玩什么。美食天地的服务员昊昊正在热情地邀请客人们来用餐,沙沙也是受邀的客人之一。但是前面还有好几个人正在排队,他等得有点无聊,就从口袋里掏出了自己带的玩具小手枪,对着旁边小朋友的额头,笑着说:“36.7度。”超市里的工作人员东东见了觉得很有趣,就让他给自己也测一下。沙沙就高高兴兴地来到超市,给超市里的两个工作人员都测了体温。接着他又对东东说:“超市不是要出示苏康码和测体温的吗?我去长申超市的时候看到的。”东东用力地点点头说:“对的!我跟我妈妈去的时候也看到过!”就这样沙沙留在了超市里,每一个来购物的客人测体温,当我走过的时候,他问我:“老师,他们还应该出示苏康码,可是我们没有手机,怎么看苏康码?”我对他说:“那我们准备一下,下次就给大家手机好吗?”他满意地点点头。小医院里的小医生睿睿和飞飞看到了,也觉得医院里应该有个测体温的工作人员,于是呼叫沙沙到小医院去工作。沙沙来到小医院,看到小医院里有体温枪,而且显示器是能显示数字,他开心极了,给医院的工作人员都测了体温。但是他等了好久,小医院里却没有小客人来看病,沙沙失望极了。 | |||||
分析 评价 | 1.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社会领域中也提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在本次游戏中,沙沙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合理地发展游戏情节。沙沙是一个比较内向的男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他常常会不知道玩什么,满脸的无奈。但是在今天的游戏中,他找到了自己想玩的游戏内容,并且得到了同伴们的肯定,他的游戏行为获得了同伴们的游戏共鸣,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游戏。 2. 沙沙在本次游戏中,主动发起了测量体温的游戏情节,他并没有邀请同伴跟他一起做游戏,但是他主动请求在超市中加入测量体温的游戏环节,让超市里的工作人员更有游戏兴趣。符合《指南》中社会领域的目标“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3. 同时《指南》中科学领域中提出:“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幼儿理解数概念。”沙沙想到了体温,并且能够报出正常的体温,看来有该方便的经验。后来沙沙拿到了小医院的耳温枪,上面有相应的数字显示,他也能看懂,对数字方面的理解到位。 | |||||
支持 策略 | 1. 教师用手机记录沙沙的游戏行为。请沙沙谈谈自己的游戏体验,说出这一游戏情节的问题,并与同伴商量解决这些问题。 2. 师幼共同进一步完善游戏规则,将手机等孩子们想到的物品投放到游戏中。 3. 提供一个真正的,完好的体温计,幼儿能够真正给同伴量体温,还能够进行记录,给幼儿更多练习书写数字的经验,发展幼儿的前书写能力。 |
观察记录表2
日期 | 2021.3.24 | 时间 | 起始时间 | 10:25 | 观察者 | 金晓燕 |
结束时间 | 10:35 | |||||
观察对象 | 小爱 | 幼儿年龄 | 6周岁 | 班 级 | 大(3)班 | |
区域名称 | 音乐区 | 主题名称 | 《小问号》 | |||
观察目标 | 幼儿是否能够通过协商确定与同伴合作演唱。 | |||||
区域环境 | 全体幼儿自由分散到各个区域中游戏 | |||||
观察 记录 | 1.随意演奏和演唱歌曲。 今天小爱选择了音乐区,她拿出小话筒,并要求我播放音乐伴奏。一切准备就绪,她和毛毛拿着话筒,开心的唱着自己喜欢的歌曲。小爱说:“我想唱《谢谢你》。”毛毛说:“可是我不会。”小爱提议:“那你等会儿吧!让我先唱。”接着她唱了一首又一首,旁边等待的小朋友不耐烦了,不满地说:“应该轮到我了,你都唱这么久了!”正好音乐也切换到了《龟兔赛跑》,小爱就把话筒一关,放进了收纳箱里。然后从自制乐器箱里找到了一架玩具钢琴,开始叮叮咚咚的弹奏起来,完全不顾后面正在认真演唱的毛毛,也没有跟着音乐节奏合拍的演奏。一旁正在敲琴的茼茼听到后也开始用力敲了起来,依次敲响所有的琴键,整个音乐区中都是刺耳的“叮叮咚咚”,偶尔能够听到一点话筒中夹杂着的歌声。毛毛后来受不了的捂住耳朵,不再唱歌。而小爱则乐得哈哈大笑,敲击琴键的动作越发用力,敲得累了,又从箱子中翻出装着豆子的塑料瓶,不停地摇晃。 2. 齐心协力合作演 在音乐区观看表演的睿宁和苏苏看到舞台上一团乱的表演,失望地说:“她们表演的什么啊?难听死了!而且只会跟着话筒唱,我都听不清楚唱了些什么?”正好话筒也提示低电量,小爱就直接翻出了箱子里的玩具话筒给毛毛和涵涵,并商量着说:“我们再来表演一次《龟兔赛跑》吧!”这一次她选择了自制的乐器,敲的时候也没有乱敲,而是一只手拿着罐子,一只手敲,这样声音就清脆好听多了。(如图1)一曲结束,涵涵主动把话筒递给了小爱:“现在轮到你了。我学过钢琴,我来弹琴吧!”于是非常顺利地就开始了下一场表演。小观众睿宁和苏苏在她们表演结束后还鼓掌了,夸奖她们表演得好! | |||||
分析 评价 | 1.小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小姑娘,是班级里的“做操小标兵”。她平时就很喜欢唱歌给大家听。自从班级里重新增加了音乐区之后,她就特别喜欢到音乐区游戏,给同伴们唱各种她学会的流行歌曲。但是她也不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小朋友,从她愿意轮流演唱歌曲,分享“话筒”可以看出她的社会交往能力也有一定的发展。符合《指南》中指出的“有高兴的或者有趣的事跟大家分享。” 2.《指南》中提出“艺术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在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小爱更乐于自己演唱,毛毛提醒之后,才进行了分享,甚至用演奏来发泄不满的情绪。但通过小观众的提醒后,她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甚至当发生话筒没电的困难时,她及时想出了用玩具话筒代替的表演方式,并促使大家进行合理的分工,成功进行了合作演出。演出结束后,还能自行更换角色,进行下一轮的合作演出。 | |||||
支持 策略 | 1. 在游戏中添加“节目单”,即在游戏前就请幼儿协商表演内容,在确 定表演内容的过程中就能确定小演员的出场顺序,也就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等“话筒”的事情。 2. 进一步完善游戏规则,小观众们可以用“掌声”或花朵来反馈小演员 们的表演,让小演员们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不是随意进行表演。 3.在日常活动中,多提供幼儿领唱的机会,让幼儿能够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表演,提高表演经验,增加幼儿的自信心等。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