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游戏观察记录(吴泓钰)
观察记录表1
日期 | 2021.3.17 | 时间 | 起始时间 | 10:20 | 观察者 | 吴泓钰 |
结束时间 | 10:35 | |||||
观察对象 | 飞飞、睿睿、苏苏 | 幼儿年龄 | 6岁 | 班 级 | 大(3)班 | |
区域名称 | 美工区 | 主题名称 | 《小问号》 | |||
观察目标 | 幼儿是否能够相互学习制作手工。 | |||||
区域环境 | 美工区 | |||||
观察 记录 | 今天飞飞主动要求:“老师,我今天想教小朋友们折纸。可以吗?”我点点头,询问班级中幼儿的意见:“有没有小朋友想跟着飞飞一起做手工的?”苏苏和睿睿两个人飞快的举起手:“我!”于是他们三个前往美工区开始折纸。 飞飞拿起一张方形纸平铺在桌子上,并且帮助他们两个也放好,“那我们准备开始吧!先把纸这样对折一下,然后在这样对折。”飞飞将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两次,再打开。“怎么样?慢一点,飞飞,我没有看清楚。”睿睿急忙出声。“那我慢一点。”“就是这样~”飞飞拿起睿睿手中的纸,帮他折了起来。飞飞放慢了速度,一边折,一边告诉苏苏:“就是像折小船先折出个折痕。然后把其他两条折痕也先折好。”“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我自己来折吧!”睿睿拿起折纸,自己折了起来。苏苏也是顺利折好了以上步骤:“我折好了!”“然后全部打开,把四个角往中间折。”飞飞和苏苏很快就折完了,睿睿还在低头折纸。苏苏很快折好了之后,问道:“然后怎么做呢?”“把它整个翻过来,还是把四个角往中间折。”苏苏开始了下一步的折纸。睿睿这时才刚刚折完上一步:“你们等等我呀!怎么做飞飞?”“就是翻过来再把四个角往中间折”苏苏转头告诉睿睿。“对,没错。”飞飞点点头。睿睿低头折了起来。飞飞折好之后,抬头看苏苏和睿睿,发现苏苏也很快折好了,“然后,就是再翻过来,再往中间折。”苏苏全部折完之后,睿睿才刚刚完成上一步,急忙向飞飞求助:“接下去怎么做?”“我帮你吧,睿睿。”苏苏主动伸手把纸拿过来接着折。 | |||||
分析 评价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目标1:愿意与人交往”中针对5~6岁幼儿有一点要求就是“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在活动开始前,飞飞主动向“我”请求想教小朋友们折纸,而苏苏和睿睿是愿意跟着飞飞进行折纸的。是幼儿自己有人际交往的意愿,且主动发起的活动,同伴有加入的意愿,构成了本次交往活动。 艺术领域的“创造与表现”方面对5~6岁幼儿的要求有“艺术活动中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也能独立表现”。针对这点要求,能看到飞飞是具有丰富的手工能力,能够独自表现、完成手工作品的。苏苏和睿睿的能力也不错,能够根据相关指导完成任务,具有不错的艺术表现能力。但是两人的能力是存在一定差异的,飞飞在进行这只教学的时候,也尊重了两人的差异,针对个人进行辅导,苏苏学习速度快,睿睿稍慢,所以飞飞在苏苏完成上一步之后,对苏苏先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再对睿睿进行教学。 | |||||
支持 策略 | 1、教师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 2、多组织开展“小老师”的活动,鼓励幼儿之间进行同伴学习,让有能力的幼儿带领其他幼儿进行游戏,在游戏中获得成长。 3、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开展游戏活动时提供幼儿不同支持,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机会,让幼儿能够多次前往游戏,进行巩固。 |
观察记录表2
日期 | 2021.3.25 | 时间 | 起始时间 | 10:20 | 观察者 | 吴泓钰 |
结束时间 | 10:35 | |||||
观察对象 | 淅淅、馨茹、小爱、小马 | 幼儿年龄 | 6岁 | 班 级 | 大(3)班 | |
区域名称 | 表演区 | 主题名称 | 《小问号》 | |||
观察目标 | 幼儿是否能够分工合作完成表演。 | |||||
区域环境 | 表演区星空小剧场 | |||||
观察 记录 | 小舞台开张了,但是小客人看了一会儿就走人了,小演员们非常困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馨茹想了一会儿,跑出来问:“小爱,小马,你们为什么不接着看我们的表演了呢?”小爱回答说:“你们的伴奏声音太大了,唱的声音太轻了,我们根本听不清你们在唱什么?所以我们就走了。” 馨茹跑回小舞台,跟小伙伴们说了这个问题:“他们小观众说我们的伴奏声音太吵了,听不清我们在唱什么。怎么办呢?”淅淅想了一想,说:“那我们多几个人一起来唱歌吧,这样声音大一点,只要留一个人伴奏吧!” 下一个节目是《谢谢你因为有你》,大家开始思考要怎样完成这个表演。馨茹主动说道:“那我来跳舞吧,你们来唱歌,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表演吧!”意意拿着话筒,说:“我要唱歌,刚才我都没拿到话筒!”“我也是,我也要唱歌~”媛媛急忙跟着说。绮绮和笑笑也附和道:“我们也要唱歌。”淅淅转头看了眼,后面唱歌的人,说:“我和你一起跳舞吧!后面人太多了,我挤不进去了。”一旁的查查举起手,说“我来演奏乐器吧!我就吹笛子了!”后面的媛媛、意意、绮绮和笑笑头碰头凑在一起,围绕着话筒,一起唱起了歌。 馨茹说:“那我去把小客人叫回来,你们先准备好!”说着跑了出去。成功把小客人叫回来之后,大家按照分工开始了表演。这一次,小观众为节目拍手较好。 | |||||
分析 评价 | 面对节目无人观看的情况,馨茹主动与小观众进行交流,了解节目不受欢迎的原因,是一个愿意与人交往、探寻问题真相的幼儿。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幼儿进行的自我评价主要是依靠他人的评价,更多地通过他人的评价方式来评判自己的表现。而这也可以从中看出大班的幼儿去自我中心化明显,能够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针对小观众提出的“听不清演唱”的问题,小演员们也进行了积极的反馈,他们主动进行讨论交流,决定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表演,通过协商讨论,最终达成共识:一部分人演唱歌曲,一部分人进行舞蹈表演,一小部分人进行乐器演奏。通过这样任务分明的分工方式,让幼儿能够在集体演奏中发挥自己无可代替的作用。 在协商分工的过程中,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到发展。讲清楚分工,首先必须愿意倾听他人的话语,理解他人的意思;其次,需要明确自己的意愿,并能用简洁易懂的词汇清楚地表达出来。人际交往能力则体现在当小观众不喜欢节目时,馨茹除了自己询问小观众不喜欢的原因,而且将这个原因告诉给其他小演员,主动向小观众和其他小演员进行人际互动。这正符合指南中提出的“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 |||||
支持 策略 | 1、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2、与幼儿一同讨论交流表演区可以表演哪些节目,确定演出区人员数量以及各自的任务,学习分工合作的安排。 3、丰富幼儿的词汇表达,让幼儿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4、赞许幼儿愿意接受他人的评价、进行改正的行为,改善自己的行为习惯。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