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课程故事>详细内容

课程故事

向“筷”乐出发——大(2)班课程故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8 11:30:21 浏览次数: 【字体:

向“筷”乐出发

吕芳仪

课程起源:

筷子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古称箸,自明代起称为筷,沿用至今。筷子常成双使用,是我们吃饭的必备工具,兼具有挑、拨、夹、拌、拔等功能,轻便灵活,是刀叉等用具不能相比的。一双双筷子,蕴含着中国人丰富的情感,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为了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筷子,挖掘筷子的教育价值,“筷子”走进了我们的课程……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中指出:4-5岁会用筷子吃饭。5-6岁能熟练使用筷子。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班里还有少数幼儿不太能熟练地使用筷子,吃饭时经常会出现筷子落地的声音。基于幼儿对筷子的浓厚兴趣和已有经验,我们将以《纲要》中“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实经验,又贴近幼儿的生活”为依据,通过多元的活动途径,一同和孩子走进不一样的“筷”乐世界。

 

“筷”乐历史

幼:原来之前的人把树枝当作筷子。

幼:筷子之前不叫筷子,叫“箸”。

幼:筷子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通过视频,孩子们了解到筷子是我们中国发明的,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从而激发了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筷”乐探索

1、我是这样握筷的!

 

 

幼:老师,你看我握得对吗?

幼:我握得好像和图片上不太一样。

 

2、用筷安全我知道

 

师:我们使用筷子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幼:吃饭的时候不能拿着筷子玩。

幼:不能把筷子放在嘴里看别的地方。

幼:不能把筷子放到别人的餐盘里。

 

3、我带来的筷子

 

幼:我的筷子是木头做的。

幼:我的也是木头做的,但是是红色的木头。

幼:我的筷子是塑料的。

幼:我的筷子叫红红。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幼儿在观察、触摸等过程中,感受到了筷子的不同之处,并大胆、积极地和大家分享自己带来的筷子并在小组中讨论筷子的不同。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并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此活动中,幼儿先在小组中和组员分享交流自己的筷子,然后在全班幼儿面前向大家展示、介绍自己的筷子。

4、我给筷子分个类

 

幼:我们是按筷子的长短分类的。

幼:这边是长的筷子,这边是短的筷子。

 

幼:这边都是塑料的筷子,这边是木头做的筷子。

 

幼:我们是按颜色分的。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在给筷子分类的过程中,孩子们想到了可以将筷子按照颜色、长短、材质等分类,丰富了他们对物体特征的观察并提高了物体分类摆放的能力。

“筷”乐设计

 

幼:我设计的筷子上有两个老虎,因为老虎是动物之王。

幼:我的筷子是彩色的。

幼:我的筷子上有两个小兔子,上面还有它喜欢吃的胡萝卜和青菜。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幼儿用扭扭棒、粘土、画笔等形式,创造出了他们喜欢的筷子的样式。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幼儿创作时,应给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出自己的想法。

 

“筷”乐游戏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头上。在孩子的眼睛里,筷子有无限的可能,除了可以用来吃饭,还可以用来干嘛呢?一起来解锁吧!

1、“筷”乐沉浮

 

幼:我们把筷子放水里吧。

幼:我的筷子沉下去了!

幼:好像浮在水面上的都是木头筷子。

2、“筷”乐拼搭

 

幼:我们把筷子都垒起来了。

幼:老师,快来看我们搭了一个房子!

3、“筷”乐夹豆子

 

幼:我们再来举行一次夹豆子比赛吧!

幼:我比中班时候夹得更多了!

4、“筷”乐测量

 

幼:老师,这面墙有八根筷子那么长。

幼:我在量这个垫子,它有六根加半根筷子那么长。

5、“筷”乐摩擦

 

幼:我们要在头发、衣服上多摩擦一会。

幼:老师,我的木头筷子吸起来一片纸屑了!

幼:老师,我摩擦了好久都没吸起来……

6、“筷”乐打击乐

(视频)

我们的乐旅程还在继续。熏陶用筷文明礼仪、了解筷子的发展文化、探索筷子的玩法......我们的乐脚步也还未停歇,我们继续一路乐向前行,让孩子们成长路上充满奇遇。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