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123 ——大(3)班课程故事
你好!123
金晓琼
课程缘起
最近,我们一直在园内进行核酸检测。孩子们看着拿着自己的核酸检测卡,发现上面有一连串的数字。
帅帅说:“老师,你看我的核酸卡上有好多数字,它们就是我的身份证号码”。
大至说:“我上面也有,320506......”说着,开始念了起来。其他孩子也拿起核酸卡纷纷念了起来。
就这样,孩子们和数字的奇妙之旅由此展开。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幼儿期的数学活动是一种准备性的学习,是幼儿初步建立数概念、形成逻辑思维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学习的宗旨不在于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数学知识,而是在于提升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壹认识数字
生活中哪里会用到我们的数字呢,孩子们找到数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1)寻找数字。
幼儿园内的数字
师:你在幼儿园的哪些地方找到了数字?
一涵:我在班牌上发现了数字。
林依:汽车的车牌上也有数字。
棋棋:我们的集分卡上也有数字诶。
生活中的数字
苏苏:我在家里的奶粉罐上找到了数字。
蒋蒋:水杯上也有数字。
帅帅:我在电梯按钮上找到了数字。
(2)记录数字。
神奇的数字无处不在,孩子们找到数字之后并采用调查表的方式记录下来。
钟表上的数字、公交车的车牌号、楼梯号,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寻找、记录、分享都体会到了数字对于我们生活的作用,产生了对数字的探索,感受数学的重要和美妙。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孩子们通过主动寻找、自主记录的学习方式认识了更多的数字,知道数字在不同的地方可以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掌握了数概念;教师最大程度的鼓励他们用数字、图画、图表和其他符号进行记录,同时在探究中也发展了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贰数字创意
(1)借形想象——数字小人
通过观察数字,单调的数字宝宝在孩子们眼中会变成什么样的呢?他们会加上各种有趣的表情动作,让数字小人儿变得非常灵动。
(2)借形想象——搭建数字王国
换一种立体材料,根据数字宝宝的形状,孩子们会给它建构什么样的家吗?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在建构区中感受图形数量之间的关系,将抽象的数学思维具象化,让幼儿对数学有更直观的感受。
叁不同意义的数字
《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
(1)时钟上的数字数字可以表示时间,通过观察孩子们知道钟表上一共有十二个数字,并且知道了时针、分针和秒针各代表的含义。
小小表盘圆又圆,时针分针转圈圈。
分针长,时针短。分针快,时针慢。
分针长长指向12,短针指几就几点。
分针长长指向6,短针刚刚过几就几点半。
(2)货币上的数字
在生活中孩子了解到数字可以作为价格单位。认识钱币,通过1元、10元、100元请孩子们观察他们的不同之处,让他们了解到数字越大代表的金额越大。
孩子们当起了购物小主人,去超市购买东西,并且记录下所需物品的价格。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本次活动,孩子们得到了“当家作主”的机会,通过自主购物,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与感受真实的社会生活,不仅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也懂得了货币交换的认知。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从中也感受到了购物的乐趣。
(3)测量中的数字
数字可以作为测量的单位,在植物角孩子们通过自制尺子测量植物的长势并用数字记录植物的生长。
它们长得好快呀,我要把他们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的方式解决了测量高度问题,并能够将数学活动中的测量经验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使数学生活化。不仅能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也能通过观察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兴趣。
游戏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孩子们可以在数学游戏中发现规律、摸索逻辑,通过游戏化的方式习得数学知识,培养儿童的数学思维,从而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轻松过渡。
(4)数字的特殊意义
还有一些数字组合在一起就表示某种特殊意义,
比如110是报警求助,119消防火警,120医疗急救,
122交通事故告警等。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通过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通过《生活中的数字》主题活动探究中,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现数字、寻找数字、运用数字,进一步加深了孩子们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发现数字的多样性,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为孩子们爱上数学埋下了种子。
写在最后:
当前社会已步入一个数字时代
数字随处可见
生活在这一时代的孩子
每天都会接触着生活中不同的数字
幼儿的探索每天都在进行着
在生活中遇见数学
在游戏中体验
在生活中探索
孩子的学习无数不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