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课程故事>详细内容

课程故事

我们在建构——大(4)班课程故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16 14:10:40 浏览次数: 【字体:

我们在建构

杜莹

缘起

确定主题:“游在苏州”

国庆假期回来,新一期主题建构开始了,我们发起了讨论“这次想搭点什么”

小朱:“我想搭虎丘塔,我去过虎丘塔玩,它有一点斜斜的,现在人不能上去了。”

瑞瑞:“我想搭东吴塔很高,有168米,我在家里都可以看得到”。

乐乐:“我想搭吴中博物馆,里面有很多宝贝,门口还有个喷泉

笑笑:“我想搭东方之门,它长得像一条裤子,还有个名字叫大裤衩”。

汀汀:“我想搭拙政园,里面有亭子,有小桥,还有人在里面唱戏”。

大成子:“我想搭宝带桥,它有很多很多的桥洞”。

于是,一场以“游在苏州”为主题的建构开始了。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我们通过谈话的方式,与幼儿一起确定建构主题。幼儿的回答都是自己假期和家长一起去过的地方或者是身边常见的,与幼儿一起构建的内容是幼儿所熟悉的、是他们想去完成的任务,这样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才会高。

 

我们在讨论

1. 竞选小组长

幼儿通过自我推荐、相互推荐、投票等方式,最终选出了6位建构小组长。

 

2. 自由分组

幼儿通过自己选择、小组长邀请等方式,确定分组。

 

3.我们的分工

确定分组后,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分工,选出建构人员、讲解员、记录员等,有的负责搭建、有的负责搬运、有的负责记录材料和问题······他们还初步制定建构计划,设计图纸。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指出:5-6岁幼儿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能与同伴分工合作。

 

我们在建构

很快,我们开始了我们的建构初尝试。

1. 我们的问题与尝试

 

(1)材料不够--运用不同的材料替代

 

(2)不牢固、容易倒--地基加固、用垒城墙的方式

(3)太高够不到--个子高的帮忙、轮胎辅助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指出:5-6岁幼儿能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他们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记录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面对幼儿建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们不能用以往的方式去“教”,我们可以给幼儿更多的空间、更多的时间,自己去尝试、解决,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 我们的改进

如何确定方位——看地图、标出位置、画图纸

  

幼儿的经验与学习:

在之前的主题中,我们开展过《测量地图》的活动,知道在地图上可以找到具体的位置和方向,因此我们也想到了“能不能在苏州地图上找到我们搭建的这些地方呢”!找一找、贴一贴,最后画一画,我们新的设计图就这样诞生了!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观察,真正地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这样才能了解每个孩子的游戏水平,帮助孩子丰富认知经验的同时能运用已有经验一步步去解决实际问题。

 

3. 我们的成果

瞧,我们完成啦!我们的建构不光能看看,还能走一走呢,讲解员热情地欢迎着每一位“游客”的到来,让我们一起“游”在苏州吧!

建构游戏是思维、操作、艺术、创造为一体的活动。孩子们有一百种语言,建构就是其中一种。在“主体建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协商、合作、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感受着建构游戏独有的魅力,在自主、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着别样的成长。

本次“游”在苏州的主题建构只是我们的一次建构尝试,接下去还会建构什么呢,仍然我们小主人说了算,精彩未完,待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